當時只道是尋常:大直家常味之水餃篇

美食家或部落客們大概不常寫水餃吧?

水餃說起來實在是太家常的食物,除非裡面包著什麼不世出的山珍海味,

例如像竹北名店「十一街」的葫瓜水餃那樣

或搭配的東西十二萬分的特出,但水餃還能搭什麼哩,不就是酸辣湯或是湯餃,

(而湯餃也依然是酸辣湯或牛肉湯)

如果牛肉湯或麵這系列有幸出了名,那它又不是水餃系列而是牛肉麵系列了。



水餃真是個不容易出頭的食物呀。









大直突然晉升北市最貴的住宅區一員之後,各類南北異國美食也一家家冒出頭,

不過大餐畢竟不是天天能吃,陪伴庶民的食物還是這些巷子裡不起眼的小餐館兒,

從我國中開始開業的這家鍋貼水餃店,就是陪伴我成長的好朋友~



我的好朋友水餃店,特色當然就是水餃、鍋貼、酸辣湯,

我喜歡它新鮮現做的高麗菜口味,每次到店裡,就是老闆在外頭為水餃大鍋添水,

或注意鍋貼起鍋的時間。

而老闆娘一貫是忙進忙出,端菜結帳之外,非尖峰時間就在一旁專注的包水餃。










我從老闆夫婦還是健朗的中年人開始吃起,到現在老闆已經戴起老花眼鏡,兩人也都稍微駝背了。

水餃的口味還是一樣,高麗菜爽脆,豬肉香Q,水餃時間算的恰好的,一切是剛剛好的好吃。

真的沒有特別的美味,但就是那麼平常的好吃。








好像歷任情人與好友,都被我帶來這家店吃過,

酸辣湯有一些些麻油香,很多筍子與配料非常超值的一碗,

吃著一絲絲筍子,有最細砂紙的那種口感,

湯是筍湯的甜,也是剛剛好而無法大書特書的的家常味。



因為太尋常了,第一次帶小羊來吃時,他說這個就是正常,沒有很特別的呀,

我竟然微微而認真的有點生氣了。

像是為自己的家人辯解一樣地解釋了幾句,最後以「你不懂啦」做結。













在台北要吃到美食確實不難,但好不容易發現一家極喜歡的店,

過了三五年,或是該店真的紅到發紫之後,要再吃到當初感動的味道,

那可是登天的難。



通常就是老闆太忙了換夥計做,有道是同款不同師傅,老闆和徒弟做的畢竟不會相當,

或也是通常就生意太好,細節照顧沒那麼周到了,

吃食這種事就是細節的總和,總之味道就是差了些,也只能感嘆,

美食食譜總是要一直翻新,也沒為別的,守成不易嘛。








和我一起長大、變老的這家水餃店,

想必也是不會有第二代傳承的,不知還可以吃多久呢,

每次吃到都很珍惜它,不變的尋常味道。